2025年3月4日至3月11日,全国两会在北京顺利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掀起学习全国两会热潮,热议两会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敏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我密切关注了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次写入思政课一体化,明确要求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体系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必要性工作,是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的题中之义,是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战略安排。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改革创新,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同时做好统筹推进,既要明晰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边界,保持必要的张力,又要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实现各学段目标的贯通性,有效增强各学段思政教育的实效,这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各学段间的互动协作,将道德情感教育、思想基础教育、政治素养教育和使命担当教育进行充分融合,形成各学段思政教育的合力,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认同,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开宇
聆听了两会工作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悟两会精神实质,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学院发展,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阵地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院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并坚持培根铸魂、强基固本、躬耕教坛、守正创新,科学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切实将两会精神系统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做实“行走的思政课”品牌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育人实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刘兆熙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就,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这些成就不仅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将结合报告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将“国家大事”转化为“身边故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发展的大局,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担当意识。
总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我们的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我将继续努力,将报告精神融入课堂,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负责人:平江月
作为职业教育思政课教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深受启发。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这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强调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特别是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更是对我们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鞭策和激励。
在职业教育中,思政课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我将结合两会精神,积极探索思政课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将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同时,我也将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为培养更多具备良好思政素养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形势与政策》课程负责人:司亚琦
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的内容,尤其是对思政教育的重视,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且使命光荣。报告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一表述,为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清晰方向。
作为思政教师,我们是学生思想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日常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性。为更好落实报告精神,我会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深入研究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让教学内容更贴合学生需求。同时,积极参与跨学段教研活动,与其他老师交流协作,共同探索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学段壁垒,使思政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形成层层递进、有机衔接的体系。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守岗位、不断努力,定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负责人:王鸽鸽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两会提出了多项就业政策措施,如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提供创业扶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等,这些政策为我们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深感责任重大,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将这些政策精髓融入到我们的就业指导课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同时,我也将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新质生产力”赛道,鼓励他们投身于智能驾驶、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双重目标而努力奋斗。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负责人:翟倩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了高频词汇,反映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态势,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也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紧跟时代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技能。报告中还指出,职业教育作为培养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的主阵地,其产教融合的改革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这要求老师们不能局限于三尺讲台,必须进一步投身社会实践,以实践真知更新教育理念。
同时,报告强调了未来国家心理健康服务的扩展和普及。这为心理学专业工作者注入了强心剂。国民没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就没有真正的大国崛起。我将不断钻研专业,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为新时代职业教育贡献力量。
思政课教师:唐黎丽
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我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领会政府工作报告,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指引,并着重关注习近平主席强调的“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的重要论述,着力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素材。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思政课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的特殊使命。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面对00后学生特点,我们教研室通过“工匠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引导学生体悟“择一事终一生”的职业坚守。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砥砺前行,结合两会教育重点,计划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用劳模精神点亮学生的职业理想。通过有温度、有深度的教学实践,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课教师:郭望远
2025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通过聆听报告内容,我深切感受到过去的2024年我国一路走来的艰辛,也更加感受到中国在新时代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从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我深切地体会到党和国家对人民的深情关怀和庄严承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尤为关注到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我感到自豪与振奋,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积极投身于教育强国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思政课教学中做好有效融入,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思政课教师:谢宁
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其中关于教育和思政工作的规划,为我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动力。报告着重强调思政教育,让我意识到思政课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价值塑造与精神培育。在实际教学中,我常思考如何让思政课堂更具吸引力,让学生真正将思政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今后,我会紧扣报告要求,一方面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思政素材,把时事热点融入课堂,使教学内容鲜活生动;另一方面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此外,积极参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与不同学段老师共同研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衔接,为构建连贯、系统的思政教育体系贡献力量,助力学生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能接受优质思政教育,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思政课教师:张瑞雪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令人振奋,不仅彰显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更为我们职业高校思政课教师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我感受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其思政课教学必须突出职业特色,我们要打破传统思政课“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在智能制造实训车间讲授新发展理念,在现代服务实训室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创新创业基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使思政课教学与专业学习相得益彰,从而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改革创新的关键,我们要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既要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又要做学生职业发展的引路人,通过参与企业实践、开展社会调研,使教学内容更接地气、更富时代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师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创新,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星火研习社青年大学生说
星火研习社社长 马传奇:
近日政府工作报告及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在校园里引起热议。作为学生,我深感其中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内容与我们息息相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高等教育投入,这让我对未来的学习环境充满期待。两会代表委员们关于教育公平的提案,让我更加坚信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热点教育话题中,我特别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代表们的建议让我看到国家正积极促进高等教育与产业对接,为我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我深感作为新时代学生,责任重大。我将珍惜在校时光,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同时,我也希望学校能更多听取学生声音,让我们参与到教育改革中来。相信在国家的支持和学校的努力下,我们的高等教育未来会更加美好。
星火研习社副社长 冯子芮:
作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2025全国两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让我倍受鼓舞。两会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大力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为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开辟广阔天地。
如今,数字媒体技术与AI融合日益紧密。像国产大模型能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实现更生动的交互展示以及智能终端里的人机交互界面的优化。这些前沿成果,让我看到专业在科技浪潮中的关键作用。
这也激励我在学习中更注重创新实践,努力掌握数字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编程等专业技能,为投身科技前沿筑牢根基。未来,我要积极参与相关项目,用所学推动数字媒体技术在智能交互、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响应两会号召,为科技强国梦添砖加瓦。
星火研习社宣传部部长 李惠贤:
身为数字财商学院会计专业的学生,政府工作报告里对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关注,令我深受鼓舞。报告强调职业教育要贴合产业需求,这为我的学习之路点亮了明灯。两会代表委员围绕高等教育提出的议案提案,聚焦产教融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这让我意识到,在校园里不能只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还得通过实习、实践项目等,提升实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未来,我会紧跟政策步伐,努力掌握扎实的会计专业技能,培养数据分析等数字化能力,让自己成为能为数字财经领域添砖加瓦的应用型人才。
星火研习社新媒体部长 魏豪坤:
作为地矿专业的学生,我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高等教育内容感到振奋,为我们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这让我意识到,教育的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和努力的过程。两会代表委员提出的议案,尤其是关于加强实践教学和产学研结合的建议,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学生,我需要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和实践,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我所学的知识。这次热议让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也期待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和贡献。
星火研习社纪检部部长 郑千诺: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对今年两会中关于高等教育的提案感受很深,特别是那些和我们学习、就业直接相关的内容。首先,教育公平依然是重点。代表们提到要“让更多年轻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让我想到身边很多同学来自偏远地区,他们确实需要更多政策支持才能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比如有代表建议通过财政倾斜改善中西部高校条件,这或许能逐步缩小区域教育差距。其次,AI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让我很有危机感。刘庆峰代表提出“30%考试设为开卷,考核AI应用能力”,虽然听起来新鲜,但也反映出未来职场对新技术素养的要求。我们专业已经开始增设AI选修课,但如何真正掌握这些工具,还需要学校提供更多实践指导。还有代表强调“产教融合”,这点我特别认同。我在校企合作中学习时发现,企业需要的技能和课堂知识存在断层。如果能像提案说的那样,让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设计,或者增加校企合作项目,应该能让我们少走弯路。
星火研习社综合办公室部长 刘心怡:
在聆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深受启发。报告中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支持,让我感受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坚定承诺。特别是关于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的论述,让我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我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内容特别关注。报告强调了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加强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这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报告中提到的财政支持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我深刻认识到,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营和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代表委员的提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教育和职业发展蓝图。我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